「在一張紙上劃條直線可以分成右邊與左邊,右邊為正左邊為負。妳是在右邊還是左邊?」她問。

  她說我的行為在她眼裡只是一種自怨自艾的表徵,某些話語更是讓人覺得想討安慰而已,藉由某些負面的東西讓人噓寒問暖留言點讚,然後透過這些關心關切而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或許是一種發洩的管道與方式,想要表達些什麼,傾訴些什麼,但卻讓她覺得我本質上似乎是個不快樂的人。

  「有沒有發現妳塗鴉牆上的言論常看到負面的?」她對我說。

  不知道是第幾回在半夜醒來哭泣,心痛胃痛腳痛痛死了,說自己悲情說自己可憐得吃一大堆藥。不然就是怨天怨地怨人,賤爆了爛爆了。

  妳都覺得自己悲情、覺得自己可憐,那還有誰認為妳是快樂的。她這麼對我說。

  「不是曾有個女孩對妳說應該常笑口常開嗎?」

  「是啊。」我回。

  「知道妳為什麼不常笑嗎?」

  我搖搖頭。

  簡單來說就是相由心生。

  我想這絕對事出必有因,妳不常笑可能只是單純不喜歡笑或不習慣笑,但為何就是有人看起來就是很開心的樣子。心裡裝著不開心的事情讓自己苦惱當然會笑不出來,但是長期下來是不是也有可能變成了沒有不開心的事但也沒有值得慶祝的事就都面無表情了。

  或許潛意識的內心妳就是不愉快的吧。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吶,天生對自己沒自信導致成為一個悲觀的人並不是妳的錯,這是早已決定好的基因無法改變,但放任這種想法持續在心中滋長蔓延壯大的後天行為就是妳不智的地方。

  她說市面上很多描述關於快樂、情緒、正面思考的相關書籍。於是就隨便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搜尋了幾本,雖然她自己沒看過,但應該或多或少對我都有幫助。

《多一些樂觀,多一些快樂:創造正面情緒,讓快樂更持久》



《鑽出牛角尖:擺脫情緒死角,學習重新做人》



《學會轉念,做個容易快樂的人》



  「妳無法馬上改變妳天生的個性,但可以慢慢修正妳外在的行為。」她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