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離苦得樂我想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或許是無解也說不一定。畢竟何謂苦何謂樂都是比較出來的,你的苦在我眼裡或許根本不算什麼,我的樂在你心中卻稱不上。

  先從先天本質上說起,有的人就是擁有所謂的快樂基因,打從娘胎生下來就樂觀、無憂無慮,或是個性粗枝大葉容易大而化之,抑或神經大條也有可能。反觀天生悲觀的人遇到很多事情就是往不好的方面想,導致容易憂鬱跟煩躁煩悶,還有另外一種人是天生抗壓力低,明明不是什麼大事情也可以被他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一樣。

  撇開先天就決定好的不談,那從後天我們要如何改變,目前我知道的方法就是觀功念恩,個人以為多數人的煩惱與痛苦多數來自於內在精神心靈層面,尤其以感情為最,也就是人與人相處的問題。打從我們在學校接受教育開始,老師教我們ㄅㄆㄇ教我們123教我們ABC,教導我們許多知識跟道理,但學校有教我們如何跟兒女相處嗎?有教我們如何跟父母相處嗎?有教我們如何跟另外一伴相處嗎?與人相處之道的教育往往是最薄弱的。而很多不快樂的地方也是從這邊開始的,尤其是在對自己所在乎的人付出情感卻得不到回應時往往是最難過跟痛苦的。

  很多年輕女孩交友廣闊,每天可以跟不同的朋友一起吃飯玩樂,甚至有一大堆排隊想要追求她們的男生請她們吃飯看電影,或是開車載她們出去玩,走在路上或是搭捷運時也很多男生跟她們搭訕,晚上跟一群姊妹淘在夜店時舞也跳得很盡興,然而這些年輕女孩深夜時一個人在躺在偌大的床卻是在哭泣,因為她們的心可能在想著那個最近對她們很冷淡的男友,或是那個把她們甩了的前男友,白天時或許真的很快樂,然而夜深人靜或隻身一人時那種難過卻是溢滿了整個心。

  觀功念恩雖然是佛教團體喊出來的口號,但其內涵很簡單,多替他人著想以減緩爭吵時會發生的火爆情況,藉著改變自己的心態而試著去原諒他人。觀功念恩的短期階段目標可以改善人際關係,當我們跟人之間的相處少了摩擦少了爭吵情感至少不會變糟,雙方也不會看對方不順眼。但這樣其實不夠,這只是讓我們減少痛苦而已並沒有增加快樂。觀功念恩的極致是讓我們成為一個會懂感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就是他們懂得知足。事實上如果會知足的人就會快樂,因為知足就是一種無所求的表現方式,阿扁跟阿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不知足的最佳證明,雖然他們從台灣老百姓以及一些企業界身上得到許多財富,但卻落得今天的下場,他們快樂嗎?我不知道。

  然而我也認為真正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安穩與平靜,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的,心靈的快樂可以超越物質的快樂,不需要依賴任何外界的東西,是由內心向外散發的,而且我認為那種快樂是會讓人願意把自己的快樂傳達給其他人,因為會發自內心真誠地感謝週遭曾幫助你的人(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接著也會開始想幫助其他人,也因此才會有「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出現。

  雖然有觀功念恩這麼一個辦法但我覺得這方法過於緩慢,刻意觀他人功德念別人恩情有限,且這其實是違背人的天性,師父曾說過一句話讓我非常贊同:看別人缺點是一輩子都不會消失的技能。所以其實真正的辦法是要豁達地去正視世間的一切事物,有生有死、有利有弊、有強有弱、有善有惡、有明有暗、有是有非、有好人當然也有壞人(難道警察都要強迫退休嗎),人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有優點一定也有缺點,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既然是正常且原本就有的,為什麼要特地去挑剔去抱怨,如果可以真的放開心胸去面對這一切,那麼看到的不再只是缺點或是優點而已,而是一個整體。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再加上觀功念恩的話,我想或許生活會變得更順利,與人相處也會更和諧,心情也會變得更快樂。

  當然我知道有些事不是要做就做得到,就好比有些人不是要忘就忘得了,重點還是在我們的心,但為什麼我們會難過會無奈會抱怨會生氣,其實真的只是念頭想法偏向不好的那一邊而已。舉個例子,好比一個婦人今年二月時才發現自己得了乳癌第三期,但這情況其實在去年八月時就有症狀出現了,那時候她就常常感冒,而且很頻繁,抵抗力整個很不好,但因為事業有成再加上要照顧小孩所以她也不以為意。現在她很懊悔,因為當初她就曾經有念頭要去醫院做全身的健康檢查,但就只是一些事情而耽擱了。有人跟她說:「因為妳的福報沒到那所以去年八月時並不會有貴人出現幫助妳,妳的福報就只到這所以到現在貴人才出現,但好在妳還有福報,所以並不是等到發現時妳只剩三個月可活。」又或者很多年輕男女感情常常出問題,會抱怨為何對方這樣對自己,例如愛理不理或是批腿偷吃之類的,簡單而言如果自己這麼想,這是我上輩子欠他的所以這輩子來還,如此這樣想的話心情應該能夠平復一點了。當然以上這兩個例子的前提是必須相信有所謂的因果輪迴報應功德之說。

  不管用哪種方法其實都可以,只要能夠離苦得樂就夠了。

  延伸閱讀:《觀功念恩》

  延伸閱讀:《離苦得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逼魔 的頭像
    逼魔

    逼魔的《白色世界》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