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政治人物是一個最不需要專業度的職業,不管是醫師律師會計師教師設計師木工水電工書法家畫家都需要相當長期的專業訓練與知識充實,但是政治人物不用,因為人人皆有參政權,管你是大學學歷還是國中學歷,也不管你的出生你的背景。但政治人物真的非常不需要專業嗎?例如兩個候選人,一個是國中畢業一個是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其他條件都不先納入考慮),你會投誰?

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該如何評判一個政治人物的優劣,也沒有一個評鑑制度明確規範什麼樣的人適合從政或參政,好比這個人是否有遠見、他所提出來的政見會不會好高騖遠,他的執行力強不強,他能不能傾聽人民的聲音,他會不會真的為民喉舌,他會不會貪污之類的。

好比金曲獎,這是在評斷一個人在音樂上的貢獻、在音樂上的成就,這是非常專業的東西,曲風是否多元、作曲的能力、歌唱的技巧等等,不會把他的外表列入考慮,不應把他的身世背景列入評分標準。倘若某個歌手作詞作曲的能力很棒,也勇敢嘗試不同的實驗性曲風,也會非常多的樂器,歌聲悅耳唱歌時更能情感流露,但因為他有了婚外情或是劈腿偷吃而不能入圍金曲獎(或連提名的資格都沒有了我覺得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當然因為我不是音樂界的人所以不清楚到底報名參加金曲獎的資格為何(說不定報名簡章有明確條列出必須無道德瑕疵,那當然不能被提名這是無異議的)?

舉個例子,如果今天要票選一個傑出電影工作者,可能評分標準在於掌鏡的功力、說故事的能力、電影傳達的訊息(因為這也是非常專業的東西所以我無法說出太精準的評分內容就隨便說明),那麼大陸知名導演張藝謀會因為他的超生風波而不能入圍嗎(在台灣生超過一個小孩沒關係但是在大陸來說是違法的)。

例如義務教育時期國中小的模範生提名,雖然可能沒有明確的簡章與報名資格,但沒有意外一定是希望這個模範生五育均等,成績要不錯、做事認真負責、孝順有愛心、沒有被校方記過,這時候把德育列入考量天經地義。

每個人自有心中的一個評分標準來決定是否投票給參選的人,例如政見40%執行力40%傾聽民意10%學經歷5%道德5%或是政見1%執行力1%傾聽民意1%學經歷1%道德96%。但也因為政治人物是一個非常不需要專業度的職業,導致很多人把道德比例提高,延伸放大道德來評判他在工作上的能力。當然道德又分很多面向跟程度嚴重性,例如襲胸、性侵、婚外情、嫖妓、酒駕、闖紅燈等等,不同程度的違法也會影響我們的評判。而我最好奇的莫過於到底道德應該佔了多少比例才叫公平或適當。

我個人的立場一直很明確,假設陳為廷參選立委選舉,我沒有支持他,但我會反問那些人為什麼反對他。多數人的原因都繞在道德上打轉,某些人認為他屢次襲胸是不對的所以反對他,但這不代表支持他就認為襲胸是對的,很多人都說若他當選上了,若去襲他選民的胸該怎麼辦?不能讓更多人受害。這個理由不能說服我,因為即使他沒有參選,他可能依舊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繼續襲胸。也有人會說如果他襲胸的人是你的老婆、媽媽、女兒,你還會支持他嗎?不能讓這種人參選或當選,假設他的能力相當好,有很夠的執行力、政見不空洞、會傾聽人民的聲音,那我會支持他,但不代表因為我選他就認同他的襲胸行為,而我也會因為他對我親朋好友性騷擾而可能把他揍個半死,但我覺得他能力不錯可以投給他(當然另外一個候選人能力跟他一樣但是道德比他更好我當然會投另外一個)。

目前可以說服我不能投他的反對理由只有兩個,第一個是他有襲胸的習慣可能可以推斷他很好色,如此一來倘若他當選或許會接受廠商的性招待而做出了不好的決策或被收買。第二個理由是雖然他能力很好,但是我擔心他當選過沒多久因為襲胸而被抓去關了因此乾脆不要投給他。

當然其他的論調說他城府很深,故意隱瞞部分事實、知法犯法、屢次襲胸這些理由也都不能說服我,因為這代表道德的比例比重居然大於專業與能力,我只能說政治人物是一個非常不需要專業度的職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逼魔 的頭像
    逼魔

    逼魔的《白色世界》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