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超級籃球聯賽(SBL)職業化是否能夠提升票房我個人不是相當看好,當然或許會好一點點,但作用不大。
很多人說目前的球團根本不想投入太多的資金,行銷弄不好,宣傳也不佳,的確SBL在整體行銷規劃方面是真的很差勁,但是我認為這只能治標無法治本。我身邊有許多喜歡打籃球的朋友,但他們只關注NBA,原因無他,NBA打球就是精彩刺激。很多人說SBL在一個硬體設備都非常爛的板橋體育館,現場主持人口條、帶動氣氛也不好,當然不會有人想看,但事實上這都不是理由,如果今天Stephen Curry跟LeBron James在板橋體育館打球,我敢保證一定場場爆滿,就算沒有主持人大家也都沒關係,因為今天是欣賞球員的高超球技。
再來就是很多人提到的,不職業化,球員的薪資就有上限,很難吸引好球員,我也抱持觀望的態度,難道今天球團薪資無上限我們本土球員運球就會變得跟Kyrie Irving一樣華麗,過人一樣帥氣,投籃跟Stephen Curry一樣神準,動不動就來一次超遠的Logo Shot,或是球員一年領了幾千萬就可以跟Russell Westbrook一樣每次都來個暴力灌籃嗎?那麼簡單一點的像James Harden來個歐洲步上籃我們在SBL幾乎也看不到。NBA之所以好看,正是因為誰也守不住對方,可以看球星互飆得分,相較之下SBL則是誰都守得住對方。還記得多年前還有野獸林志傑的SBL吧,多少人為他瘋狂,因為他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動作,匪夷所思的得分,看的人就是覺得刺激覺得爽,但當時SBL一樣沒有職業化不是嗎?
再來很多人會提到高中籃球聯賽(HBL)也不是職業的但為什麼有這麼多球迷在關注,HBL的主要球迷依舊是高中生為主,屬地(屬校)的緣故所以大家會想幫自己學校的人加油,看看HBL的資格賽或是預賽觀眾有那麼多嗎?甚至被喻為HBL的前哨戰長耀盃關注的人也是非常少,而SBL的例行賽觀眾人數遠遠少於季賽後甚至是冠軍賽,這都可以證明關注籃球這項運動的人口數就那麼一丁點而已。另外我再從別的角度切入,高中生因為零用錢不多,依舊會被父母管教因此可以從事的休閒活動本來就不多,因此去球場幫自己學校的籃球隊加油是天經地義,但是升上大學有了自己的生活以及比較可以恣意的做自己的事情以後,可以從事的休閒娛樂實在太多了,打工,看電影,唱KTV,上夜店,玩線上遊戲,參加系學會或社團等等之類的,所以當初那些很熱衷HBL的人口可能會流失,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學生層級的籃球比賽UBA就是比HBL還被少注意。
再來就是很多人會提到的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CPBL)能為什麼SBL不能,雖然我不是很懂棒球,但據我所知這麼多年來也是一直有球團易主,事實也證明某些財團真的是經營不善,代表台灣在觀賞運動的人口比例上真的偏少,當然不可否認地看棒球的人口數遠大於看籃球的人口數,我個人認為某一部分的原因在於CPBL的精彩度不輸給MLB,我對棒球真的不是很懂,但我認為棒球是一項非常講求細膩度的運動,雖然說力量不是很大無法打出超遠的全壘打,但是只要擊球點佳也可以隻隻安打,就算投手無法投出時速150公里的快速球,但只要控球佳也能夠用變化球三振對手,所以在我這個門外漢看來,CPBL的比賽精彩刺激度只能說略輸MLB,但反過來說籃球卻是一項非常講求身材、力量的運動,這也導致了SBL的比賽內容會輸給NBA非常多。
台灣棒球在國際排名上是屬於前端的,除了投手的戰力真的比較弱以外,打者的實力我覺得也不輸給國外的選手,因此棒球在國際賽事上我們有時候也都取得很好的成績。這時候都有人天真的說,SBL要吸引球迷的注意很簡單,只要國際賽事能夠贏球,球迷就能回流,然而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國際賽能夠打贏代表球員的實力進步,技巧變好,得分效率變高,換句話說球賽的精彩度就會提升,這跟我之前所提到的不謀而合。
再來也有人提到,日本的職籃(JPBL)其實在好的宣傳與行銷之下,觀賞籃球的人口數也很多,事實上我認同球團必須砸錢宣傳吸引球迷進場,那如果以後SBL的比賽在中場休息的二十分鐘邀請周杰倫,蔡依林,林俊傑,蕭敬騰等知名歌手來演唱,我想就算一張票一千元也能夠賣座,但這就本末倒置了,是明星吸引了歌迷來聽歌順道看球,而不是球星吸引球迷來看球順便聽歌。
台灣就這麼一丁點大,無法像NBA一樣建立起屬於自己城市的球隊,利用屬地因素吸引自己家鄉的球迷,然而追根究底的原因在於台灣目前的籃球員的實力就在那個層級而已,無法在場上做出更精采更刺激的動作,所以這導致許多明明也很愛打籃球的人卻寧願選擇看NBA的原因。因此不管SBL有沒有職業化,它都不會是吸引球迷進場的主因。
- Mar 25 Sat 2017 15:08
對於超級籃球聯賽(SBL)職業化是否能夠提升票房我個人不是相當看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