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政論節目內容我個人認為了無新意,且多數的媒體頻道會比較偏向特定的黨派或政治人物,當然也有那種最可憐的被藍綠夾殺(我還看過直接被主持人詢問質疑的)。

這也會變成當民眾內心比較偏向某黨派或支持某個政治人物時就會只收看某個頻道,但節目就會變成比較一言堂,再加上當天錄影時都會有特定的主題,所以發言內容的範圍變得相當狹隘,我個人認為其實難以刺激收視率。

不可否認觀眾就是喜歡腥羶色的刺激內容,所以我認為更不應該侷限議題範圍,甚至不包含當日政壇發生的大事,就像台北市政府的來賓在節目上往往是被砲轟攻擊的對象,而他們的發言往往也都只能做出澄清、解釋的角色,更奇妙的是在野黨的來賓卻往往不對執政黨的來賓提出質疑,一般來說都是執政黨處於被攻擊的位置才對。

會有這樣的原因在於主持人會針對議題來主持,所以在當議題下會變成只有一方有利,另外一方是挨打的局面,所以節目內容其實看得很不過癮,這跟拳擊賽一樣,厲害的選手二十秒就把對方擊倒了,但內容根本無趣,應該是雙方你來我往互毆互鬥,你一拳我一拳這樣,比賽內容才會精彩刺激。

所以同理主持人其實不該針對特定議題做發言,而是類似於拳擊賽裡的裁判,主持人只要維護場面秩序,禁止來賓做人身攻擊與辱罵性字眼的發言,至於要如何攻防,用什麼議題來攻擊,全權交給來賓自己才對。否則政論節目清一色都是討論當天發生的事件,差別只是哪個新聞媒體偏向哪一方罷了。

而我也認為,規則必須明定每方都需被質問,好比綠攻擊藍跟白,藍攻擊白跟綠,白攻擊綠跟藍,我想這樣的節目會更刺激與精彩,來賓可以非常公平的被各方檢驗也對各方提出解釋。當然如果採用像是奧瑞岡辯論的模式採用團體賽的政論節目,說不定也會很精彩噢!

歡迎各個新聞媒體的政論節目製作人採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