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一個月除了玩以外就是打籃球,多虧了這一趟美國之旅,讓我有機會跟傳說中的黑人打籃球。在說跟黑人打籃球的心得之前,我想多說一些關於籃球的事情。

  我的球齡也算是長的了,是從國小六年級升國中一年級的那年暑假開始,然而那時候只在家裡附近的公園跟國小同學玩耍,我們還不是打真正的籃球框,單純用鋼筋圈成一個框(還是橢圓型的)再配上一塊木板,就這樣釘在樹上,沒有標準籃框三百零五公分高,沒有罰球線沒有三分線也沒有籃網。上國中後所幸班上有志同道合的同學,所以下課放學會到球場,假日同學會約好一起去學校打球。因為我體型嬌小,所以在球場上非常不顯眼作用也不大(大部分是負責洗球的工作),直到國三不知道為什麼才在進攻上有些許的長進。高中三年持續打籃球,因為體型瘦小體重較輕所以速度也比我高大的人快些,漸漸地打出了心得跟自信,高三上的那年我跟堯哥、老舒他們組隊參加學校舉辦的三對三鬥牛比賽,最後我們三個不是校隊的擊敗了由校隊組成的隊伍拿下冠軍。頂著高中全校冠軍的光環進入大學就讀,原本以為自己很有兩把刷子,後來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中原是一所籃球風氣非常盛的學校,當時更是籃球大專盃甲一級的隊伍,校隊裡還有傳統籃球名校強恕高中的體保生,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高中籃球與大學籃球其實有著很大的差距。

  而我的籃球技巧與經驗完全是從大學跟小阮學打球後才開始進步的。

  有的人非常喜歡打籃球,不過在我眼裡他們那樣根本不是打球,就我的認知只能算是玩球,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有沒有練過球來判定,所以就大部分的人而言,高中生或大學未參加過系籃練球的人,即使他們在怎麼喜歡打球,球衣球褲球鞋再怎麼高檔配備再怎麼齊全,對我來說也只是在玩球而已,當然喏,並不是說高中生就是玩球,那些HBL的球員可是貨真價實的拿性命在打球,而大學參加過系隊練球的人也不能就此斷定就會打球,就拿我大學唸的特殊教育學系來說好了,一個班不到十個男生,四個年級加起來不到四十個,整個系隊會打球的頂多兩、三個,其餘的球員也是跑跑龍套或是有興趣參加而已。

  如何分辨玩球跟打球,我想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所謂的全面性,分別是進攻、防守跟團隊觀念。就先從進攻方面來說起好了,大部分那些我指玩球的人,他們真的很愛打球,可以每天去球場報到,回家也準時收看NBA或是SBL的比賽,但在進攻方面並沒有什麼技巧,或許有一、兩招進攻招式,但並不全面,一個進攻可以分為很多步驟,接球時的腳步再搭配三重威脅的觀念,運用簡單的三步伐擺脫對手,或者運用搖擺的方式來過人,其中光是搖擺又可以細分為三種,切入時的轉身與墊步,這裡又可以分成單腳墊步跟雙腳墊步,在籃下收球時的腳步運用或者是中鋒動作的刀叉步。至於個人防守方面(不包含團隊的防守)又有側身防守跟站前防守,最後加上一個傳球觀念與視野。能做到上述幾項才有資格稱作為會打籃球。當然,這些東西都是我跟小阮打球會才學會的。

  另外一個必須提的就是犯規尺度的接受度,在未打過正式的全場比賽前,大部分的人(尤其是國、高中生)都認為只要在投籃或運球時被對手的手給碰到就是犯規,尤其是在外面打三對三鬥牛的時候最容易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是手指輕微劃過、碰觸到,甚至只是上面的皮毛,對手就喊犯規。但在全場又有專業裁判的比賽中我們就會知道,些微手指的碰觸,甚至是肢體碰觸並不會構成犯規,鬥牛時很多人很喜歡喊一些阻擋或進攻犯規,但他們並不知道其實那是很正常的合法衝撞,進攻與防守兩個人的速度都差不多,沒有人進攻犯規也沒有人阻擋。還有就是大部分的人對於所謂的護球動作並不是很了解,總是認為對手護球就是出拐或是犯規,不能有此行為,然而事實上他們的觀念完全是錯誤的,礙於我的文字敘述功力不好,所以何謂正確的護球何謂出拐在此就不再詳述了,因為必須親自做動作才能一目了然了。

  美國人打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犯規的接受尺度,原則上只要不是蓄意的拉住他人的手或是讓對手失去重心,幾乎所有的肢體接觸都不會喊犯規,包括了手指、手掌、手腕的碰觸,這些地方對他們而言完全視同於籃球的一部分,除非是很刻意、用力的干擾讓對方無法出手(例如說把整隻手拉下來),他們才會喊犯規。

  在美國時我跟外國人(黑人、白人、日本人、韓國人都有)打過一對一、二打二、三打三、四對四跟五對五全場,一對一是跟一個左撇子黑人打,也剛好是第一次跟外國人打,這場運氣很好的我打贏了,然而會贏我歸功於他們接受犯規的尺度太過寬延,因為在防守他時我是用台灣打球的標準來看待,有很多球我都自動喊犯規,然而他卻說好球沒事,也因此我賺到了許多進攻的機會,而且對手人很好,並沒有因為我瘦弱的身材而硬打籃下強取分。至於其他的比賽,除了全場吃鱉外,其餘的比賽我都發揮的不錯,我想是因為剛好都遇到愛玩球的外國人,並沒有遇到校隊等級的人吧。

  這次的美國籃球之旅,是一個很珍貴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