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情境中對於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受到兩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一個是認知因素,另外一個則是情感因素。簡單而言認知因素就是所謂的理性,而情感因素則是感性。

  人往往在陳述一件關於自己的假設性事情或問題時習慣從理性面出發,而忽略了人是感性的動物的這個事實,倘若能夠從感性面來評論、敘說時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變得不一樣。而當初信誓旦旦陳述出來的論調都是輕易就可以被推翻的屁話。

  就如同「愛是感覺,不是比較。」這句話。乍看之下的確很能深得人心,因為愛就是一種抽象籠統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名副其實是感覺論調。

  然而人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愛變成感覺是因為變成了愛,然而在還不是愛的時候卻是被比較出來的。

  用個最簡單的說法,這個感覺也是比較出來的。

  為什麼A男妳對他就是沒感覺,B男就是硬生生多一點好感。因為A男蓬頭垢面還不會打扮,B男天生帥氣又幽默風趣,所以妳對B男有比較多的好感,然後妳們越來越親密最後在一起,沒錯,被B男吸引不是說他身高一百八又月入九萬八等等明確可以被比較的條件,但妳對他的好感卻是遠過於A男。這不是比較是什麼。

  所以在愛尚未形成前是被比較的。然而我認為在愛成立後其實也會被比較的。差別在於這是個人的道德問題或是專一程度的差別罷了。

  妳有了現任男友A,倘若妳的生命當中再也不會出現任何男人了,那當然妳沒有可以比較的對象,妳當然也不會把布萊德彼特或是金城武拿來跟妳的A男友相比較,愚蠢且不切實際。

  但是如果有出現其他男人的時候呢?簡單來說就是有兩種情況,跟元配分手與新對象遠走高飛,或是對新對象嗤之以鼻繼續與現任男友恩愛甜蜜。為什麼有人會選擇新戀情或是劈腿偷吃,那可能是新對象「比較」帥,或是「比較」有錢,「比較」有上進心,「比較」能夠給妳安全感等等之類的。

  那沒有移情別戀的人呢?是因為現任男友「比較」帥,或是「比較」有錢,「比較」有上進心,「比較」能夠給妳安全感而已。

  用更簡單的說法,要嘛就是新對象給妳的感覺「比較」好,不然就是現任男友給妳的感覺「比較」好而已。

  真正的愛不是比較,是感覺。可惜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是比較感覺來選擇愛。我也更相信很多人理性層面認為愛是感覺,但感性層面做出來的事情卻是在比較。

  不要說你不比較卻在做比較的事。大方承認你就是在比較就夠了。你挑人,人家也挑你。膚淺的愛情就是這麼卑微,這麼可悲。愛是感覺不是比較,可惜我們的都不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