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別人都認為你很瘦,你卻覺得「自己很胖」,這就是一種「自卑感」。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53

對親密愛人撒嬌,對送貨員卻極度不耐煩。人會依對象和情況,表現出不同的行動,因為所有行為都有目的。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84

想像自己走在長廊上的光景。這時,你一直很有好感的人,與你擦身而過。瞬間,對方看了你一眼,噗哧一笑,你會有什麼感覺呢?覺得對方在「笑你」?還是「對你有好感而微笑」呢?就算面對同樣的場合,每個人理解到的都不一樣;就算體驗同一件事,有人開心,有人悲傷,一切取決於占據認知核心的生活形態(=性格)。抱持「應該沒有人會喜歡我」這般自我概念的人,八成會想說對方是「在笑自己」吧。相反的,抱持「所有人都會喜歡我」這般自我概念的人,肯定會解讀成「對方之所以微笑是對我有好感」。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03

所有煩惱都可以歸結成人際關係的煩惱,當你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你一定會很在意周遭的目光。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19

即便對方採取違背自己期待的行動,心態健全的人也會認同對方是夥伴,繼續來往。因為世上沒有人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你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想成為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並未享有任何特權。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27

關於愛情與婚姻的課題,是以男女平等為前提,一旦崩壞,彼此之間永遠都有解決不完的問題。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33

有些孩子聽從父母的話,當個乖孩子博取父母的愛;有些孩子無法成為優等生,只好強調自己的弱勢,設法引起父母的關愛與守護;還有些孩子故意做些讓父母傷腦筋的事,迫使父母不得不重視他的存在。這些孩子乍看之下是不同類型的孩子,其實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吸引父母的關注與關愛,只是施行的策略不同罷了。孩子會不斷測試,從中找到成功的方法,甚至長大成人之後還會反覆使用,成為孩子的生活型態(=性格)。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39

人只能在人群中感受到幸福,就算在無人島上開名車、住豪宅,也感受不到幸福。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195

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204、205

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是缺乏勇氣的人。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223

很多父母會干涉孩子的課題,一邊以「為孩子著想」為藉口,一邊操控孩子照著父母期望的路走,像是「再用功一點」、「進入好學校」等等,滿足自己的支配慾,粉飾自己在世人面前的模樣,也許孩子就是因為察覺到這一點,才拒絕支配。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干涉別人的課題而引起的,不僅親子之間會出現這種情形,朋友、上司和部屬之間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能做的就是支援,如果希望孩子用功念書,只要傳達隨時給予協助的心意,再來就是默默守護了。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255

對方如何評價你,是對方的課題。縱使被說壞話,也不見得是你的錯,只要相信自己是對的就行了。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會讓自己痛苦。

——《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page.2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