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其實很久以前就想寫了,然而因為每晚要唸書準備考試的關係而作罷,現在我的夏天終於到了,卻反而隨著日子的墮落而耽擱。
之前跟我的學生家長聊天時聊到他們家小孩的教育與升學問題,我的學生是智能障礙輕度,而他的哥哥雖然沒有智能上的問題,但課業方面的成績也不盡理想,今年國三升高一,但是基測的成績低到某一種的程度,所以只能唸一些很後段的私立高中,其實私立高中並沒有什麼好,因為人生不是只有學歷而已。
學生的媽媽篤信佛教,她曾跟我說其實很希望她兩個兒子都出家,對於小兒子而言(就是我的學生)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畢竟他的程度不好無法升學,要學會一技之長也很困難,更況且台灣對於特殊孩童的就業轉銜制度並沒有很好,也就是說雖然有特殊教育的實行,也有職業教育的培訓課程,然而這都只侷限在學校而已,畢業以後社會上的企業還是很少人願意雇用這些程度較差的孩子,因此我的學生要出家的話,我會贊成。然而就他們的大兒子來說,我就覺得必須再深思熟慮點才行。
問題出現在學生家長身上。台灣的爛教育制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從上一代到這一代都是,學校總是教導我們唸書,然後變成考試機器,緊接著升學,卻很少訓練我們要學會去思考,去想到底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我的學生家長他們當初只有專科畢業,因此對於高中甚至是未來升大學該選擇什麼科系都沒有概念,相對的他們也沒有去告訴自己的孩子如何慎重思考自己的未來,是要唸高中繼續升學呢,還是唸高職取得一技之長好方面未來就業。
這讓我想起唸教育社會學時曾讀到包爾斯(Bowles)跟金提斯(Gintis)所提出的社會再製(social reproduction)的理論,他們認為教育制度受到階級背景的影響,上層階級的精英透過各種手段複製其子女,使再成為上層階級,且其子女不斷複製下去仍然是下一代的精英;從低階曾社會來的兒童,依然貧窮如故。所以社會分工的不平等現象還是會在下一代社會中重現,這裡所指的複製包括意識形態、社經地位、習性的複製(民93陳嘉陽)。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出身在醫生世家的小孩子們相對地從小就會接受比較好的教育,雙語幼稚園或是全美語幼稚園,才藝班,鋼琴書法圍棋游泳等等之類的,或者是長大出國留學唸書,但反觀家境不好的家庭呢,例如偏遠山區的孩子,他們可能連午餐費都繳交不出來,何來的多餘開銷學才藝,那更別說是這個需要補習才能生存的升學年代。家境富裕的家長原則上生活過得好學歷也很棒,但有一些家長整天都忙著工作賺取微薄的薪水,說真的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教育自己的小孩,所以很不幸的這成為了一個可悲的循環。
前幾天在批踢踢實業坊(ptt)的CareerPlan看板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個高三學生考完大學指考後上網詢問關於未來自己選擇科系的問題,他問台大機械、交大電控跟成大電機這之間的差別,哪個校風自由,哪個學校師資跟設備最佳,哪個科系未來就業的成功機會最大。這讓我想起以前高中聯考時也曾經問過許多好學生的一個問題,就是問說他們想唸什麼科系,然而多數人的回答都是以分數來判定、以社會觀感來回答,第一志願就是以台大法律來類推,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分數到哪裡就唸哪裡。我想這個上網詢問的高三生是聰明的,至少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是說不清楚這三個科系之間的差別而上網找資訊,然而台灣又有多少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者是說他當初高中選的類組就是個錯誤。所以我說台灣的教育制度出了很大的問題,學校老師只教我們課本上的事情,補習時只為了學會更高超的考試技巧,然而卻忽略了要讓學生知道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也難怪為什麼人家說:「教育是國家百年大業。」我想,台灣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
- Jul 26 Thu 2007 11:14
台灣的教育制度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