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s打電話來訴苦,她說kaiun與她劃清界線,連朋友都當不了了。雖然Jss年紀比我稍長,然而在問過事情緣由後我依舊把她唸了一頓,只能說她咎由自取自食惡果。

  兩年前我介紹他們互相認識。之後他們之間私底下如何互動我不清楚。Jss說她放他鳥,不只一次。而這些年來不願再跟她來往的男性居然有好幾位,意思也就是說她的交友模式以及態度可能讓人不敢恭維。

  這讓我想起我與Jss之間的共通友人winni。若干年前我們一起共事,當時我深深為她著迷也積極靠近,無奈她有個交往多年的男友,雖然有段小小曖昧但最後也無疾而終,年少的我也為此憔悴許久,也曾一度打壞彼此的關係,只想靠近卻不懂得拉開距離,結果只讓兩人越來越分離。

  隨著工作環境的轉換當然漸漸沒有交集,不過每隔一陣子我會打打電話或是傳傳簡訊。就這樣也過了幾年,突然有一天我決定不再與她聯絡,於是再也沒有任何的行動。

  某次Jss對我說:「winni說你消失了,怎麼都沒跟她聯絡。」聽到當時覺得很可笑,心想那妳不會跟我聯絡嗎?

  難怪Jss跟winni會成為好友。也難怪kaiun會不想跟Jss再當朋友,就像我不想再主動跟winni連絡一樣。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交友方式,每個人對於朋友的定義也不一樣。沒有誰對誰錯,只能說兩人的想法較近,那相對地就走得近,兩人的觀念不同,那當然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的高中好友可能因為你們唸不同地區的大學而慢慢疏於連絡,但因為減少交集就不算朋友了嗎?不是。大學好友因為大家畢業後各分東西而少於連絡,那因為較少碰面就不算朋友了嗎?不會。結果以前的高中同學因為大家都回故鄉了又開始熟稔起來,那大學四年的空白就算不是朋友嗎?也不是。

  這就是所謂的階段性以及空間性。

  年輕時的我把朋友這東西想得很簡單很膚淺,好比吃過幾次飯說過幾次話就覺得我們彼此是朋友。沒錯,或許能稱得上朋友,但我卻忽略了關係度。到底是很不熟的朋友、小熟的朋友,很熟的朋友還是閨中密友、紅粉知己。以前好像會覺得點頭之交也可以叫朋友,現在我就不會把這樣的人稱作是朋友,頂多就是叫做認識罷了。

  我認識這個人,不是很熟,見過幾次面說過幾次話,但並不是朋友。難道我要把幾年前曾跟壁紙小開丁春誠吃過一次飯,然後他用手搭在我的肩上替我開門,晚上請我去ROOM18喝酒的事情拿出來說嘴,跟他稱兄道弟嗎?

  或許你把對方當作朋友,但別人不一定這麼想。因為你們對於朋友的定義與認知不同。

  對我來說,所謂的朋友就是週末有電影上映你們會邀約一同觀賞,最近雙方彼此工作都忙碌但有空閒會相約聚會,或是平常沒事就會見面然後晃晃。但其實這種朋友很普通,屬於玩樂的朋友,因為休閒活動本來就是人多才好玩,大家一群人吃吃喝喝的好不快活。

  當然不是說這種玩樂的朋友就不是朋友,而是這種玩樂的朋友很容易被取代。你高中時很喜歡打球,但大學時卻跟大學同學當隊友,畢業回家鄉後又跟高中同學聚在一起重新開始,不然就是到了一個新的工作環境跟同事培養默契。

  我想朋友能夠長久且深刻關鍵在於分享,不是外在的互動,而是在於內心的對談。

  玩樂朋友難道就不會互相談天說地嗎?會,當然會,哪部電影上映了看男主角好帥我們一起去看,哪個球星又出了新鞋了現在出清了我們去買,哪家餐廳好像很不錯找一天去吃,玩樂朋友當然會講話會聊天,但是說的內容可能比較侷限於外在的無關緊要與嘻嘻哈哈,談論的東西可能是新的科技新的資訊,哪個妹很正奶很大,又有什麼3C產品上市了,但卻鮮少提到自己。

  所謂的提到自己並不是掏心掏肺坦承一切讓對方看到你的脆弱面。

  就像我曾跟蔡乙嘉討論過關於心事的這個議題。他笑著對我說:「你這個人又沒煩惱,哪來的心事。」這的確相當一針見血,然而我想所謂的心事應該就是一種我們無法掌握、無法控制、無法解決、無法面對而一直擱在心中讓人感到困惑、煩惱、痛苦的事情吧!

  相較之下粗枝大葉不拘小節以及自以為是的我似乎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因為我沒有心事就不與他人對談嗎?我並不這麼認為,相反地我覺得我比任何人更多話,我總是分享我的生活,分享我的牢騷,分享我的憤世嫉俗、分享我的觀念、分享我的想法、分享我的體悟,然後提出問題跟人們討論。

  玩樂的朋友當然會一起哈啦打屁聊天說話,但重點在於玩樂不是說話。跟不認識的人也能一起玩樂,所以說在球場上跟陌生人打久了就認識了,見面會點頭打招呼說話然後一起組隊上場,私底下也可能交換聯絡方式然後約好下次再一起打,但是你不會約他吃飯,這種朋友稱不上朋友,就是球友罷了。換句話說你會約牌友一起打麻將廝殺個兩圈到天亮,然而你卻不會找他外出郊遊踏青。你可能會約電影咖一同觀賞電影,但你可能從來沒想過要約他一起上球場。

  當然喏,很少人能夠有這麼多朋友還能分門別類,大部分的人都會跟固定的朋友一起從事眾多行為各種活動,吃飯、看電影、逛街、運動。你會找人陪你幹嘛陪你去哪,但只是單純從事這些休閒活動卻鮮少分享。

  玩樂的朋友絕對是越多越好人多才熱鬧,反正大家出去是在玩樂而不是對話,但你也會發現這種玩樂的朋友很容易認識,只要你放得開,夜店上一回就認識滿坑滿谷的人,或是參加朋友的聚會,臉書的帳號讓你加到值回票價。然而這種很容易認識的人其實卻很難深交。

  一個最大的原因在於現代人太寂寞了,但卻小心翼翼的保護自己不肯分享。然而我覺得並不一定要分享心事,但可以分享生活分享想法。

  曾讀過一句很美的句子:所謂的愛,就是幫助對方互相成長。事實上我認為也適用在朋友身上。認識一個可以幫助你成長的朋友甚過十個陪你玩樂的朋友。

  若你能夠單獨只跟一人坐在茶店說一整個下午的話,而不是藉由看報章雜誌,玩撲克牌玩遊戲來打發時間,那你就會知道我想表達的是什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