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要說的東西只能當作一種方針,因為實行有難度。套句我曾寫過的話:「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和地,也不是生與死,更不是我站在妳面前妳卻不知道我愛妳。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知道了卻做不到。」

所以我也才一直說,如何讓自己知行合一就是智慧的展現了。知道要放下一段感情,但做不到;知道抽菸不好要戒菸,但做不到;知道要考試了得斷絕外務努力唸書,但做不到。

直接導入正題。戀愛的時候得學會不要求,這裡的不要求有兩個階段,戀愛前跟戀愛後。戀愛前不要要求對方必須具備哪些資格、條件。當你要求越多符合條件的人將會越少,若你坦然接受這一切,知道自己嚴苛的限制導致符合條件的人少,那當然無所謂(繼續要求下去)。然而現實世界裡我看到的多數人卻不是這樣,要求多卻無法接受這個因是自己造成的,結果感嘆好男(女)人跑哪裡去了,為什麼自己還單身那麼久。

這就是佛陀說的「求不得苦」。

靜下心來冥想一下,你不要求對方的身高、長相、學歷、經濟收入,那簡單來說應該可以很容易談到戀愛。但是事實證明不可能,我們知道自己不該要求那麼多,但做不到。

所以說,要做到完全不要求是天方夜譚,因此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減少要求。原本開了十樣要求,可能有五樣求不到,這樣有五樣求不得苦,但是把要求減低減少,可能變成只有一樣求不得苦了。雖然講成痛苦有點誇大誇張了(改用煩惱代替),那五種煩惱減低至一種煩惱我想應該還是比較好的。

戀愛後的不要求又是什麼?某位師父曾說過:「看人的缺點是人類的天性。」這句話到現在我依舊謹記在心,社會上為什麼亂相那麼多,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充滿了爭吵,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總是要求對方。這個要求換個角度說就是不尊重,你要求對方必須遵照你的想法,按照你的指示,聽從你的指揮,那不就代表著你不尊重對方的觀念,不尊重對方的做事方法,不尊重對方的行為模式。

在戀愛裡面不尊重這件事是最討人厭的,所以你不尊重對方的開車模式,你不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你不尊重對方的人生態度,你不尊重度對方的想法觀念,連晚餐對方想吃什麼你都不尊重。所以我們人真的很奇怪,大家只聽過尊重差異、尊重弱勢,卻沒有人提倡尊重正常人,尊重普通人,結果你包容弱勢的人,同情少數族群,但是你身邊的人卻不尊重。

這樣的愛情怎麼可能長久?

或許有的人會說,愛情本來就是要溝通的啊,這樣才知道彼此哪裡不相同。這樣說也很有道理,但這就跟前面遙相呼應了,你要求十樣,若你們彼此能夠全部磨合,那當然很好,但事實上有可能嗎?我認為太難了,若你只要求兩樣,那對方輕鬆多了,可能改變兩樣就好了,但是如果今天你什麼都不要求,那你們真是天作之合一拍即合。

再從我的角度出發論述,你要求十種,結果全部求不到,得到了十種「求不得苦」,你要求兩樣但也求不到,結果是得到兩樣「求不得苦」,若你什麼都不要求,很好,你什麼苦都沒有,這樣不也是很美好很舒適的戀情嗎?

我寫這篇文章用說的很簡單,因為知易行難,你也知道不要一直要求,但還是會不停地要求,因為我們總是喜歡看對方的缺點,不認同對方的言行舉止,自以為自己才是高等的,用「我是為了你好」的理由來指責對方,企圖改變對方,要求對方,事實上我都覺得這不是戀愛的初衷。

愛一個人就是要愛對方的缺點以及優點。

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人皆生而平等」這句話,但是真的深刻體驗這句話時時謹記在心的又有幾人(我也沒做到)。人皆生而平等不單純只有人的生命本質這件事平等,而是人的生命整個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萬象皆平等才是。

尊重對方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性、思想觀念、人生態度。若能尊重豈需要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