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怎麼了。
在無名小站上看到一個叫宗迪的小朋友,他的部落格可以說是人氣破萬引用超多,雖然性別欄寫著男性不過我私自猜測應該其實是個很中性的女孩。每篇文章幾乎都是本日熱門HOT,但好像也清一色都是寫些關於男歡女愛的風花雪月與情慾世界(因為我也沒全部去仔細地看也懶得去看),老實說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這種文章。更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叫宗迪的小朋友才國三而已,一個國三的小朋友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純情的愛,什麼是現實的愛?雖然說他寫的一些文章的確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然而對我而言始終太過於簡單與無意義性,都是一些基本你懂我也懂的東西,就像劉墉的自己系列三書絕對是國中生的最佳讀物,不過大學了還在看就會被笑那樣。我是不清楚回覆文章以及引用文章的人的年齡層在哪邊,但如果看他文章的人都二十歲以上我真的會吐血,難道我們的愛情是給一個國三的小朋友來開導的。
雖然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過我還是很難想像這種情景。
情與愛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都會想認真去追尋去探索,不然為何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依然長存,為何總是有一大堆的愛情漫畫愛情小說愛情電影。但是我還是很不喜歡那種為文造情的感覺,彷彿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以前有吳淡如、吳若權,現在有女王,以後會有宗迪?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位現在也很有知名度的網路寫手薇薇,她的文章內容也是在教人如何談情說愛,如何增進兩性關係,引用跟回覆也都超多,推薦數還破好幾百,跟宗迪小朋友比起來是比較有深度一點點(畢竟年紀應該也長人家有十歲了)。事實上他們功不可沒,男人跟女人這兩種先天就完全不一樣的生物根本無法了解彼此,有這些愛情大師的存在才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異性的習性或是想法,他們或許造就了更多情侶,促成了更多婚姻,讓這世界更和平,看看會不會因此也讓台灣的新生兒出生率能夠提高一點。
不過就我而言,我是不喜歡看這種文章也不喜歡寫這種文章的。曾寫了一篇《愛的勇氣》造成迴響,又因《別給不捨羈絆了》上奇摩首頁而當日人氣好幾萬,還有一篇《我們都要幸福》得到很多人的認同,這三部曲的確讓我得到很多的優越感跟滿足感,但我並沒有因此而不停地寫些教你如何愛的東西。那三篇文章發表的時間相隔很久,但都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我的感想我的啟發我的親身經驗。
我的愛情。
然而我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們要去看人家寫的,而不是自己去體會,筆者的愛情就是我們的愛情嗎?筆者的情況跟我們就真的符合嗎?為什麼不要自己真的去感受呢?或許許這方面議題的文章才比較容易獲得注意,但總覺得不太真實,因為愛情雖吸引人卻也膚淺,喜歡寫文章絕對不是個錯,但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想法與深度,當然有些人雖然很有學識但或許他口才不好文筆不好(這裡便不討論),但我還是相信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可以從文章中反應出來,甚至有沒有讀過書也可以窺之一二,有的人就是能夠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說政治說經濟說國家大事,有的人就只能是無病呻吟哼哼哈兮(快使用雙節棍)聊愛情講男女。即使兩個不同的人寫一樣的主題,大家依然能夠分辨出誰好誰壞或是誰優誰劣。至於舉例的話我想就算了,因為我怕會遭來不必要的是非(雖然說現在看我網誌的人很少了),還是小心為妙。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但是靠寫些情愛故事來出名我還是覺得太弱了。
我自己的愛情由我自己來體會。
在無名小站上看到一個叫宗迪的小朋友,他的部落格可以說是人氣破萬引用超多,雖然性別欄寫著男性不過我私自猜測應該其實是個很中性的女孩。每篇文章幾乎都是本日熱門HOT,但好像也清一色都是寫些關於男歡女愛的風花雪月與情慾世界(因為我也沒全部去仔細地看也懶得去看),老實說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這種文章。更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叫宗迪的小朋友才國三而已,一個國三的小朋友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純情的愛,什麼是現實的愛?雖然說他寫的一些文章的確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然而對我而言始終太過於簡單與無意義性,都是一些基本你懂我也懂的東西,就像劉墉的自己系列三書絕對是國中生的最佳讀物,不過大學了還在看就會被笑那樣。我是不清楚回覆文章以及引用文章的人的年齡層在哪邊,但如果看他文章的人都二十歲以上我真的會吐血,難道我們的愛情是給一個國三的小朋友來開導的。
雖然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過我還是很難想像這種情景。
情與愛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都會想認真去追尋去探索,不然為何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依然長存,為何總是有一大堆的愛情漫畫愛情小說愛情電影。但是我還是很不喜歡那種為文造情的感覺,彷彿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以前有吳淡如、吳若權,現在有女王,以後會有宗迪?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位現在也很有知名度的網路寫手薇薇,她的文章內容也是在教人如何談情說愛,如何增進兩性關係,引用跟回覆也都超多,推薦數還破好幾百,跟宗迪小朋友比起來是比較有深度一點點(畢竟年紀應該也長人家有十歲了)。事實上他們功不可沒,男人跟女人這兩種先天就完全不一樣的生物根本無法了解彼此,有這些愛情大師的存在才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異性的習性或是想法,他們或許造就了更多情侶,促成了更多婚姻,讓這世界更和平,看看會不會因此也讓台灣的新生兒出生率能夠提高一點。
不過就我而言,我是不喜歡看這種文章也不喜歡寫這種文章的。曾寫了一篇《愛的勇氣》造成迴響,又因《別給不捨羈絆了》上奇摩首頁而當日人氣好幾萬,還有一篇《我們都要幸福》得到很多人的認同,這三部曲的確讓我得到很多的優越感跟滿足感,但我並沒有因此而不停地寫些教你如何愛的東西。那三篇文章發表的時間相隔很久,但都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我的感想我的啟發我的親身經驗。
我的愛情。
然而我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們要去看人家寫的,而不是自己去體會,筆者的愛情就是我們的愛情嗎?筆者的情況跟我們就真的符合嗎?為什麼不要自己真的去感受呢?或許許這方面議題的文章才比較容易獲得注意,但總覺得不太真實,因為愛情雖吸引人卻也膚淺,喜歡寫文章絕對不是個錯,但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想法與深度,當然有些人雖然很有學識但或許他口才不好文筆不好(這裡便不討論),但我還是相信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可以從文章中反應出來,甚至有沒有讀過書也可以窺之一二,有的人就是能夠引經據典言之有物說政治說經濟說國家大事,有的人就只能是無病呻吟哼哼哈兮(快使用雙節棍)聊愛情講男女。即使兩個不同的人寫一樣的主題,大家依然能夠分辨出誰好誰壞或是誰優誰劣。至於舉例的話我想就算了,因為我怕會遭來不必要的是非(雖然說現在看我網誌的人很少了),還是小心為妙。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但是靠寫些情愛故事來出名我還是覺得太弱了。
我自己的愛情由我自己來體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