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路網民戲稱全台唯一的立法委員戰神黃國昌卻曾經被新北市第十二選舉區的選民進行罷免案投票,原因在於沒有深根區域為民服務。撇開覺青英粉們的不支持,我想多數民眾對於黃國昌都是有好感的,認為他努力揭發弊案監督國政。

但這也發生一個奇妙的現象,區域性的立法委員為了當選必須深根基層為選民服務,結果好像搶了地方議員,甚至是地方里長的工作。

而事實上少數人(我)根本不知道立法委員的工作到底要做什麼。這也導致選民在投票時對於區域立法委員的看法是他有沒有親民,是否勤跑紅白帖場,有沒有婚外情,有沒有作秀,有沒有失言,學歷是否造假等等之類的。

立法院分了八個委員會,內政委員會、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財政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雖然不清楚這些不分區立委以及區域性立委當選後是如何分配工作及業務,但是否會出現有志難伸懷才不遇無法適得其所的情況發生呢?

就好比常上政論節目評論市政、國政的立法委員,例如民進黨籍的郭政亮、王定宇、林俊憲,國民黨籍的陳學聖、蔣萬安、柯志恩等等(以上隨意列舉),雖然從電視上可以知道他們的邏輯能力,論述能力,甚至對於時事議題的看法或立場,但其實一般民眾根本不知道他們在立法院分屬在什麼委員會,負責什麼業務,做了什麼有績效的事情。

當然自媒體時代當道,立法委員設立自己專屬的臉書粉絲團,instagram帳號,甚至youtube頻道也是必要的,因為新聞媒體不一定會幫立法委員宣揚政績、做了什麼事,所以只能利用自身平台多多宣傳,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黃國昌立委比較有在做事的既定印象,因為他會把自己質詢政府官員的影片放在自己的平台,甚至也會發表文章論述時事,陳述自己最近做了些什麼事情。或許上述六位時常出現在政論節目的立法委員其實也有把自己做事的實績放在他們的專屬平台但因為我沒有追蹤所以無法得知。

我在這裡跟立法院院長蘇嘉全、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李進勇建議,或許未來我們國家在選舉立法委員時不再是用地方區域來投票,我認為可以用八個委員會的職責來劃分,讓各自專業領域的立委參選人參與,大家針對自己的專業發表政見,提出看法,讓全國民眾選擇投票,這樣才可以讓這些立法委員各司其職發揮自身的專業。不然就像台中市第二選區的立法委員顏寬恒,他是在立法院的交通委員會,但是對照他的學經歷,或許會懷疑他在這個交通委員會能有多少的貢獻。至於明年要挑戰顏寬恒的台灣基進黨陳柏惟,看看他的學經歷後再對照立法院的八個委員會(內政委員會、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經濟委員會、財政委員會、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交通委員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會覺得他有什麼地方是能夠發揮所長呢?

所以顏寬恒跟陳柏惟誰會選贏,單純看誰基層跑得勤,誰握的手多,誰的樁腳夠穩,誰的站台人物夠大牌等等之類的。當然我認為現在的選民素質也漸漸提高了,會去仔細觀看候選人所提出來的政見,或是其執行力,但他們兩個若都進入立法院後,真的可以適得其所嗎,我會劃上一個問號。

我想未來我們國家立法委員選舉的制度還有更多的進步空間,這樣才能讓真正有能力的專業人才進入他適合的委員會任職,這才是全國人民的福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