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籃球雖然在國際上名不見經傳,但其實台灣很多運動都是如此殘酷,能夠揚名國際,當上世界球王球后,或是在奧運比賽拿牌奪獎的運動項目更是少之又少。

當然籃球這項運動可能是台灣人最普及的,畢竟國中、高中體育課幾乎都會碰觸到,而籃球場更是隨處可見。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台灣每次籃球的國際賽事都輸多贏少,對於台灣球員更是恨鐵不成鋼,覺得他們浪費了自己的天賦,但事實上世界的籃球殿堂真的不是我們這種平凡人可以想像的。

歷年來高中籃球聯賽(HBL)的最有價值球員(MVP),87學年度的張智峰,88學年度的周士淵,89學年度的田壘,90學年度的曾文鼎,91學年度的吳岱豪,92學年度的鄧安誠,93學年度的簡嘉宏,94學年度的張容軒,95學年度的吳敏賢,96學年度的黃家明,97學年度的桑一慶,98學年度的洪康喬,99學年度的胡瓏貿,100學年度的楊興治,101學年度的黃泓瀚,102學年度的簡祐哲(103學年度以後的至今還未大學畢業投入籃壇故不列入)。

至於大專籃球聯賽(UBA)則是97學年度才開始設立最有價值球員(MVP)的獎項,97學年度的吳岱豪,98學年度的羅鈺群,99學年度的張容軒,100學年度的陳則語,101學年度的呂奇旻,102學年度的蕭順議,103學年度的蘇奕晉,104學年度的翁嘉鴻,105學年度的簡祐哲,106學年度的陳昱瑞。

看看這個名單就知道超級籃球聯賽(SBL)也不是那麼好混的,有幾個是打不到球提早退休高掛球鞋,有的是在球隊擔任替補在垃圾時間上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