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的少男被女友甩了跟四十歲的好男人發現老婆外遇,三十歲的孕婦發現留不住肚裡的小孩了跟六十歲的老爹知道自己養了三十年的孩子死了,到底誰會比較痛苦,而誰又會比較快脫離痛苦。

  所以我說人生裡很多煩惱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內在的,以情感為最,親情、友情與愛情。

  這就是我目前最納悶的地方,一般人的認知一生都是在比,小時候比誰可愛,求學時比誰成績好,工作時誰收入好,之後比誰結婚生子,最後比誰活得老。

  卻沒有人在比快樂?

  很多有錢人一生都在奮鬥追求財富追求名利,然後失去健康或是失去家庭,這時候他們會跟你說這些都不重要。很多人心裡都會認同,但依舊不會把這論調放在心上。

  結果有個很弔詭的事情出現了,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知道財富名利不是很重要,健康、活著快樂最重要。但是他的想法會被人否決,因為當初說出這些話的人三十歲的時候只想著怎麼賺錢,怎麼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他們是經過了每天熬夜加班努力賺錢後才體悟到了那些不重要,所以他們才有資格說出錢不重要的論調。

  三十歲的年輕人不追求財富只會變說成沒有事業心,好吃懶作不事生產。

  讓人納悶的是三十歲的年輕人時有了六十歲的這些老人的思維與想法卻是錯的,卻不是他三十歲時有了六十歲的內涵及深度。

  人的一生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我以為是離苦得樂,結果二十歲的少男能夠離苦得樂但是四十歲的好男人不行,四十歲的好男人可能家財萬貫但他不快樂。二十歲的少男雖然還跟家裡拿錢但他很快樂。

  所以很多人的認知好像是三十歲時你不應該追求離苦得樂,你應該追求財富,等到六十歲時才有資格追求離苦得樂。

  這是我覺得很奇怪的地方。

  因此想要怎麼賺大錢或許應該問郭台銘,想要怎麼治國可能得問馬英九,生病了就該找醫生,成績不好就得找補習班老師,但是不快樂要找誰?這種智慧不是專業知識或是技能就能解決的。

  事實就是三十歲的年輕人能夠離苦得樂卻被譴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