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不受教應該就是不接受教育、不接受被教導、不願接受他人教誨的意思,然而教育的內容面向有很多,課業、工作業務的內容或是品行、做人處事的道理等等之類的。所謂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我想在任何事務上都有著教者與被教者之分,當然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最常接受教育者莫過於學生。

但我覺得不受教的人不侷限於學生,而是包含在各年齡層,從服貿、核四相關議題就可以看見很多人不願意接收新的資訊新的訊息,不願接受另外一個角度的看法就某種程度上而言雷同不受教,當然有的人會為此平反,認為這沒有一定的誰對誰錯所以沒有受教不受教的問題,就像價值觀、人生觀,這只是個人選擇沒有一定要接受誰的或聽從誰的。

重回學生不受教的部分,在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下很多師長對於學生的課業要求依舊很明顯,也因此早期會實施體罰,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提倡人權提倡愛的教育,現今社會已經很少有師長在體罰學生,課業不應該體罰但是品行錯誤是否該接受體罰呢?或用其他的處罰來代替體罰。這是一個相當值得討論的議題。

但我必須說,身為一個國民義務教育的教授者,撇除掉課業成績以外,我有什麼權利來決定何者該教何者不該教?又或者我有什麼立場來判定學生受教或不受教,莫非只是因為我比對方年長十來歲,又或者只是對方弱冠之年。就像幾乎都是年輕人在支持的學運運動就會被年長者批判批評,然而年輕人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而不願意放棄,就某方面來說這正也是不受教的表現(對年長者而言),那麼國中學生會覺得自己不受教嗎?又或者是我教授的就是對的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逼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